上海專業(yè)翻譯公司

 E-mail:info@e-ging.xyz

搜索
會員登錄
文章分類
翻譯資訊 翻譯模板 詞典查詢 翻譯語種 行業(yè)翻譯 成功案例 翻譯語種-歐洲語言 翻譯語種-亞洲語言 譯境特色翻譯 翻譯語種-稀有語種 網站優(yōu)化日志 展會動態(tài) 同傳交傳口譯風采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發(fā)表時間:2017/12/16 00:00:00  瀏覽次數(shù):2804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一談起戴大洪,許多人都知道前河南建業(yè)足球俱樂部總經理,許多人對他熟知都是因為他敢說真話,于是行業(yè)內流傳著“戴大炮”的大名,在其離開足球行業(yè)多年之后,戴大洪為自己尋求一個新的身份——翻譯者。現(xiàn)在的戴大洪,幾乎決口不提他曾經關于足球的事,當媒體采訪戴大洪時,他這樣說道“別問足球的事情了,時過境遷,我對它已經不感興趣?!比缃竦拇鞔蠛楦M约耗苁且粋€翻譯者,現(xiàn)在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翻譯上面,他一周跑步兩次,每次都是十五公里,也是為了保持自身的狀態(tài),能夠多翻譯幾本著作出來,他是一個在翻譯的中冒險的翻譯者。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半路出家的譯者
2007年5月,年近五十一歲的戴大洪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譯者生涯。他翻譯的第一本書,是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當時戴大洪本是為了校對原先的一個中文譯本,沒想到陰差陽錯地開啟了自己的譯者生涯。譯完《第三共和國的崩潰》之后,好友止庵給戴大洪介紹了卡蘿爾·斯克萊尼卡的《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F(xiàn)在回想起來,戴大洪覺得最難翻譯而且自己最不滿意的就是卡佛的傳記。在翻譯卡佛傳之前,戴大洪已經翻譯了四章安妮·阿普爾鮑姆的《古拉格:一部歷史》。在結束了卡佛傳的翻譯工作后,戴大洪接著翻譯了《古拉格:一部歷史》,他把前四章又從頭看了一遍,改正了之前譯錯的地方,本來因翻譯困難而空下的部分也譯出來了。戴大洪覺得翻譯卡佛傳是一個分水嶺。“《第三共和國的崩潰》好歹有個以前的譯本作為參考,卡佛傳完全是新譯,所以感到非常困難??ǚ饌髯g完之后,自己的翻譯能力有很大長進,我也說不上來是什么原因?!苯又鞔蠛橛株懤m(xù)翻譯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種子,1821-1849》以及最近出版的《西班牙內戰(zhàn):革命與反革命》。到目前為止,戴大洪總共出版了將近四百萬字的譯著。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戴大洪翻譯的書,都是大部頭,動輒五六十萬字。他說他喜歡厚重的歷史著作,因為其中包含了更多的史實,對于了解歷史幫助很大。他還說自己翻譯不了小說、詩歌,更別說艱深的哲學著作,因此只能翻譯一些用通俗的語言寫成的歷史著作?!斑@就好比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和大學教授。我只有小學教師的水平,教不了中學和大學,只能湊合著教教小學。但我自覺小學教得還可以,起碼不比別人差?!贝鞔蠛檎f。
與談自己相比,戴大洪更愿意談談他譯的這些書的作者。他首先談到《西班牙內戰(zhàn)》的作者伯內特·博洛滕。博洛滕并不是一名專業(yè)的歷史研究者,但他義無反顧地畢生追尋被“精心偽裝”起來的歷史真相,為未來的歷史學家留下了“一筆不朽的遺產”。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約瑟夫·弗蘭克同樣傾其一生撰寫了“二戰(zhàn)以后最優(yōu)秀的傳記作品”。威廉·夏伊勒在災難降臨人間之際堅信文明的永恒價值,以深刻的反思記錄了歷史的重大時刻;而安妮·阿普爾鮑姆則不避學術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和風險,揭示了蘇聯(lián)勞改營生活的本質并將其與蘇聯(lián)的宏觀歷史聯(lián)系起來。這幾位作者的經歷具有某種相似之處,即在種種歷史、際遇的巧合中,長期堅持自己的追求,最終都為各自的研究領域貢獻了里程碑式的學術巨著。戴大洪尤其佩服《西班牙內戰(zhàn)》的作者伯內特·博洛滕。博洛滕作為記者見證了西班牙內戰(zhàn),之后又專心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豎起了一座將使未來的研究者永久受益的學術豐碑”??梢哉f他是憑借一己之力顛覆了某些西班牙內戰(zhàn)研究的結論。博洛滕關于西班牙內戰(zhàn)的研究至今仍然不被主流學術界所認可。戴大洪說他進行的是“一個人的戰(zhàn)爭”?!八麊螛屍ヱR挑戰(zhàn)整個史學界,你可以說他沒有打敗任何人,但其他人也無法打敗他,只能假裝沒看見他?!贝鞔蠛檎f他在博洛滕身上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受到了鼓舞和激勵。他說他對博洛滕和弗蘭克產生了某種身份認同:“你得有多死心眼才會去做那樣的事?”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手捧字典的“四不能”翻譯
戴大洪是在“文革”當中完成基礎教育的?!拔母铩遍_始那年,他上小學三年級。讓戴大洪至今印象深刻的是高一的語文老師某一天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某某某教導我們說,中學生應該學一點語法。在那之前的九年教育中,戴大洪不記得老師講過語法。在那之后,戴大洪接受的僅有的英文教育是1977年恢復高考之后他在大學里學習的兩年科技英語。戴大洪說:“我現(xiàn)在翻譯的所有基礎就是這些了,其他都是在教育體制之外自己完成的?!?/span>
1977年戴大洪考入大學之后,報名在英語慢班學習英語,從26個字母開始學起。當時沒有聽力、口語、寫作課,開設英語課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閱讀與科技相關的英文資料。1979年冬天,為期兩年的科技英語課程結業(yè)考試結束,在那之后,戴大洪再沒有接受過任何英語教育。因此戴大洪打趣地說,自己開始翻譯時,是嘴不能說,耳不能聽,手不能寫,眼不能讀。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45歲那年,公司提出讓戴大洪在家休息一段時間,戴大洪于是萌生了學習英語的想法。他自己聯(lián)系了北外在香山辦的一個封閉式的英語班,主要招收的是準備出國的中學生。戴大洪去報到時發(fā)現(xiàn)自己比許多老師的年紀都大。更重要的是,戴大洪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記憶力不行了,“記憶力如果不行,學一門語言就很困難,而且四十五年的中文意識根深蒂固。所以實際上沒有學進什么東西?!薄盎臁绷艘粋€學期之后,戴大洪離開了那里。
因此,當五年后戴大洪開始翻譯時,字典便成了戴大洪須臾不能離手的工具。戴大洪翻字典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是不認識英語單詞,所以必須翻字典。第二是雖然認識,但是害怕記錯了,所以要翻字典確認一下,保證不出錯誤。第三是雖然認識某個單詞,但在翻譯過來時覺得意思不夠準確或者譯文不夠完美,所以要翻字典看看有沒有別的意思或者在查閱中得到某種提示。
戴大洪用的都是紙質的字典,他覺得網絡靠不住,不能輕易相信它。只有特別簡單的句子,他才會用網絡的翻譯軟件查一查,以彌補自己不熟悉某些最簡單的習慣用法的不足。戴大洪說,他對事物的判斷有三種依據(jù):事實、常識和邏輯。具體到翻譯,事實就是原著的文本和字典;常識是關于原著內容的知識和各種各樣的參考書,他常用的參考書之一是《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在這方面他不完全拒絕網絡,經常查閱維基百科,不過極少使用百度百科,他認為后者非常不靠譜;邏輯就是語言邏輯,他翻譯時除了弄清詞句之間的語法關系之外,還要弄清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邏輯關系不清的話,他不會寫在譯文里。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冒著得罪讀者的風險
戴大洪認為“直譯”和“意譯”的說法有問題,這種分法本身就含混不清。他說:“翻譯就是按照作者的敘述方式把作者表達的意思譯出來,嚴格來說不存在直譯和意譯,因為中文和英文并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我就是盡量尊重作者的表述形式,把原著的內容譯出來。常聽人說到 翻譯腔 ,譯書難免有翻譯腔。因為這是翻譯而非自己寫作,要盡量尊重原著的表述方式,表述方式與內容往往具有密切的關系?!崩缬⒄Z常用插入語,戴大洪會用破折號把插入語插入句子中,因為如果不用這種形式可能導致全句重心的轉移。他的這種譯法引起許多讀者的不滿。戴大洪說,現(xiàn)在他也注意盡量不用破折號,但在必須使用時,他寧愿冒得罪某些讀者的風險。對于信達雅,戴大洪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覺得在這三者之中,達是第一位的。譯文可以達而不信,達而不雅。但是如果連達都做不到,信和雅便無從談起。他所謂的“達”就是語法、邏輯關系準確的流暢文字。 

2013年戴大洪被深圳“年度十大好書”評委會評為“年度致敬譯者”后,有人在網上指出了《古拉格:一部歷史》前六章中的四十處錯誤。戴大洪看到后,對照原著對這四十處譯文進行了核對,將自己認識到錯誤的地方做了改正,自己認為不錯的地方保留下來,然后把這些譯文發(fā)給那位批評者求教?!爸蟠耸聸]了下文,我倒是希望他把全書核對一遍,這等于是幫助我查找了錯誤,同時教我弄清了許多問題。我對他是心存感激的。”戴大洪說。

愛冒險的翻譯家——戴大洪
如今,年過六十的戴大洪在十年以內有將近四百萬字的譯文。他的計劃是再翻譯四百萬字。他說:“我現(xiàn)在手邊這本書譯完大概是九十萬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傳記還有四卷大概有兩百萬字。我心目中還有一兩本近百萬字的書,這些估計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有些書遲幾年翻譯沒關系,有些書是中國讀者現(xiàn)在渴望了解的事情,應當早點翻譯過來,越早越好。”

© 2007 - 2027  譯境翻譯 (中國) 公司 |  Eging Translation Solutions   關于譯境翻譯   |   客戶滿意度調查  | 隱私聲明   |   網站條款   | 
在線咨詢,譯境翻譯服務
譯境翻譯咨詢

常見問題(點擊選擇):